套印不准怎么办?注意避免这两点!
套印不准是凹版印刷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之一,特别是在多色高速凹印机上印刷套印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时,套印不准问题尤为显著,是影响产品质量和成品率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引起套印不准的因素有多种,如材料因素;设备因素,如纠偏系统或张力控制系统故障、套印信号故障或套印驱动控制板故障、纸路传输路径中相应的传纸辊、压印辊、导纸辊、冷却辊等轴承损坏、印版驱动电机故障或驱动齿轮磨损严重等;操作不当,如参数设置不当、设备调整不到位等。
笔者现以公司前期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次套印不准问题为例,对引起套印不准的重点因素进行逐一分析,排除众多干扰因素,找到问题症结,彻底解决问题。
质量问题描述
前期我们在卷筒纸机组式多色凹印机上,印刷某一白卡纸烟包条盒时,发现两个底色出现单边,即操作侧间歇性套印不准问题,如图1所示,从而造成两底色叠印时底色上的小阴字部分间歇性出现重影,此问题在产品换单后,开机对版过程中就已经发现,刚对好的版(两底色已经套准)再次抽样时发现两底色又出现较大的套印误差(两底色规矩线不断变化)。
图1 “过滤嘴香烟”“filater cigarettes”英文字母套印不准
原因分析及故障排除
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故障排除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,先给大家简单介绍该产品的印制工艺:凹印7色印刷(其中两个蓝底色中间有过渡网)分切大张→烫金2道+压凸→冷转移(对应蓝底色位置采取冷转移工艺,使产品表面呈现出镭射效果)→模切成型,承印材料为225g/m2白卡纸,其中凹印工艺在9色机组式凹印机上完成,两个蓝底色占用两个相邻机组。
引起凹印套印不准的原因较多,但该质量问题是在产品换单后开机对版过程中发现的,换单前的印品未出现套印不准问题,从理论上讲应该排除设备问题(包括套准系统),所以我们首先怀疑产品换单时的变更元素。产品换单时的变更元素有纸张、油墨、印版、压印胶辊,4个变更元素中除油墨外其他3个均对套印有直接影响。故我们先从纸张、印版、压印胶辊三个方面进行故障排除。
纸卷的张力不稳超出设备调整极限,以及个别纸卷在搬运过程中因碰撞、跌落等因素导致纸卷不圆整或张力不稳定,都可能导致套印不准问题。于是我们首先进行了换卷试印,把正在印刷的纸卷裁切下来换用另一卷,仍然存在间歇性套印不准,随即我们又更换不同牌号的纸张进行验证,依然存在间歇性套印不准,随之排除纸张因素。
因使用的带轴版的印版轴头与印版筒体是焊接在一起的,以前偶尔出现过因印版轴头开焊断裂引起套印不准的质量问题,所以我们首先检查两蓝色印版是否存在轴头开焊断裂现象。我们采取让印版高速空转的方式观察印版跳动、倾听印版转动声音的方式,排除了印版轴头开焊断裂问题。
印版的直径允差、直线度允差、径向跳动允差、动平衡允差、偏心度等指标,虽然对套印影响也较大,但因凹印版采取外包制作,外包方质检报告中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,且两色印版均是上批次生产时使用过的印版,且在上批次印刷过程中未出现套印不准问题,故排除印版问题。
压印胶辊问题
在排除纸张和印版因素后,我们把重点放在两支压印胶辊上,首先检查压印胶辊轴承是否损坏,在确认压印胶辊轴承无问题后,我们把两支压印胶辊拆卸下来,用卡尺和百分表对其进行了精确测量,发现两支压印胶辊均存在左右两端直径大小不一的现象,左右两端直径分别相差0.5mm、0.6mm。
发现问题后,我们准备更换两支备用压印胶辊,检测后发现备用的压印胶辊两端直径也存在一定误差,于是我们挑了两支误差较小的胶辊,并把这两支胶辊的大小头错开安装,一支胶辊的小头在操作面,另一支胶辊的小头在传动面,然后再次开机印刷,套印不准问题随之排除。
问题解决后,我们又重新进行分析研究,发现引起此次套印不准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:一是压印胶辊两端直径存在较大误差;二是胶辊安装时两支压印胶辊的小头都装在了同一侧,造成了累积误差。
按常理说一支胶辊的误差对套印的精度影响很小,但如果安装胶辊时这两支胶辊的小头都安装在同一侧,两个机组的误差叠加在一起,就造成误差不断积累,当误差积累到一定程度,超出了设备的调整极限时,就会导致间歇性套印不准。通过计算可知其最大误差为:(0.5+0.6)×3.14=3.454mm。
找到问题根源后,我们对更换胶辊作了相应的技术要求,一是要求更换胶辊前首先测量两端直径误差,误差超出0.5mm的禁止上机使用,需对胶辊重新进行研磨,并做好大小头标识;二是避免相邻两个机组的胶辊的大小头朝向同侧。通过上述措施基本上杜绝了因胶辊两端直径大小不一,导致的套印不准问题。